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改革不是拆分而是调整战略
2015年05月29日 13:27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郭松民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如果“三桶油”的改革能够紧紧围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为中心展开,那改革的方向就是明确的—不是“民营化”和“拆分竞争”,而是调整和明确自己的战略方向。

  5月4日,“三桶油”同时迎来自己的新掌门。更早些时候,三大石油公司先后公布的2014年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中石化的净利润结束连续5年的增长,同比下滑29.4%。中石油净利润同比下降17.3%。以海外业务为主的中海油情况稍好,但也同比下降3.9%。

  新的舵手,相对严峻的经营状况—“三桶油”改革向何处去?

  有人再次把“民营化”和“拆分竞争”作为万应灵药提出来。但在笔者看来,如果这三大国有能源巨舰真的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改革,很难避免冰海沉船的不幸命运,并因此危害到整个国家的能源安全。

  众所周知,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被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就中国具体情况来说,能源安全主要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其一,要保障长远期足量、持续的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其二,从长期看要实现经济的和清洁的能源供应,防止过于昂贵的能源和日趋恶化的环境打断发展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民营企业自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最重的担子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来承担。

  如果“三桶油”的改革能够紧紧围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为中心展开,那改革的方向就是明确的—不是“民营化”和“拆分竞争”,而是调整和明确自己的战略方向。“三桶油”本身不是问题,“三桶油”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方向才是问题。

  笔者认为,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三桶油”要继续加大“走出去”的力度与步伐,积极参与到国家正在力推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来。“一带一路”沿途既有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出国,如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也有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潜力巨大的赤道和北极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能源通道合作,如西北方向的中亚油气管道与中俄油气通道,西南方向的中缅、中巴油气管道和海上的波斯湾、印度洋至马六甲海峡的油气航线等战略通道,加上中吉乌铁路、欧亚大陆桥等通道,都有利于实现我国能源来源的多元化,也都应该成为“三桶油”参与的重点。

  与此同时,为应对常规油气资源日渐枯竭的局面,“三桶油”还应拿出相当的财力拓展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保证我国未来长远期的能源需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推行能源独立战略。在此影响下,五大国际石油公司美孚、BP、壳牌、雪佛龙和道达尔的业务发展方向也逐渐转向全球领域内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包括陆上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和海上深海油气、海底可燃冰和北极油气资源等开发,目前已取得许多重大技术突破,甚至对国际油价都构成重大冲击。

  从中国未来长远能源安全战略来看,为了确保足量、持续能源供应,我国也需要大力拓展非传统油气资源开采。在当前遵循现有资源梯次开发战略的同时,“三桶油”要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传统优势,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及早参与到关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新一轮全球勘探开发过程中来。

  为了使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在海外拓展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三桶油”在履行好自己责任的同时,还应该带领我国民营资本共同开展海外并购。

  总之,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才是能源国企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否则“三桶油”改革就会偏离正确方向。

  责任编辑:赵 雪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