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上游开放的道路并不平坦。( 供图/屈永志)
我国油气上游勘探开采由国有石油公司专营的局面或将成为历史。
神秘的区块
▷作为能源大省,新疆多年来形成独具特色的石油石化产业。(供图/屈永志)
新疆试点常规油气区块勘探权招标,标志着我国油气产业上游改革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文/本刊记者 于 洋
2015年7月7日,国土资源部公布新疆6个勘探区块公开招标。公告中规定,净资产人民币10亿元以上的内资公司都可以参加这次招标。
2015年7月17日,国土资源部又发布一项对公告的补充说明,对6个区块的具体范围进行调整,并进一步声明,不要求企业承诺自身不含有任何外资成分。
这意味着,长久以来我国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经营的常规油气上游勘探开发领域被打破,标志着中国油气上游领域的改革正式开始。
为何是新疆
为什么选择新疆?
“新疆首先是一个能源大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说。
今年7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编制发布的《新疆能源年度报告(2014)》显示,2014年新疆原油产量2705.78万吨,天然气产量296.7亿立方米。
而在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新疆陆上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预测量分别占全国30%、34%、26%。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疆现有油气市场主体相对充足。目前国内三大油气企业均已进入新疆常规油气领域,民营能源公司广汇能源、准油股份不仅上市,而且先后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区块,广汇能源还获得了原油进口权和相应配额。
“新疆当地有一批从事油田技术服务的企业,已经充分市场化。不仅如此,中石油早已敲定新疆为勘探开发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拿出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和吐哈油田三大油田的部分区块不超过49%的股权,引入地方国有资本及民营资本。”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刘满平对记者说。
“不管是上游还是中下游,新疆的发展都比较全面,将来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董秀成补充说,“这次所谓矿权招标,是整个油气体制改革其中的一项。改革必须考虑上中下游产业链齐全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4年新疆的石油石化工业产值达到3852.44亿元,比2009年增长96%。目前,新疆相继建成新疆油田、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西北石油局四大油田公司,不仅石油天然气开发成绩显著,石油化工也得到较快发展。目前,新疆已形成独山子、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各具特色的石化产品生产区。
“如果能够抛砖引玉,这次试点还可能对‘一带一路’的经济圈产生积极影响。”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罗佐县认为。
他解释,由于新疆陆上与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随着各方面的跟进调整,新疆油气上游领域的搞活必将会带动中亚、新疆能源经济圈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形成大范围的经济模式。
在谈到新疆对改革的需求时,刘满平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油气资源对它们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任何改革都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平衡或转移。只有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尤其是油气资源所在地政府的利益诉求,才能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难啃的骨头
在此次试点中,最令人关注的无疑是招标出让的总面积为14975平方公里的6个油气勘探区块(新疆布尔津盆地布尔津地区、新疆塔城盆地裕民地区、新疆伊犁盆地巩留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柯坪北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喀什疏勒地区和新疆敦煌盆地罗布泊东南地区)的具体情况。而这在国土资源部的上述公告中并未涉及。
曾在新疆工作的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和记者讨论了这次招标区块的情况。
“这些区块大多位于盆地的边角,属于比较难啃的区块。”张抗说。
“布尔津地区是菱形的,属于斋桑盆地在我国境内的右尖角部分。斋桑盆地的主体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已发现小油田。但在我国的这个尖角上,含油气远景却并不理想。”张抗指着地图向记者描述。
“塔城盆地本身较小,沉积层较薄,含油气远景并不理想。其塔城、额敏河附近的区块条件相对好些,石油公司仍在工作,但是裕民地区偏南,已近山区,远景更差些。”他补充说。
处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柯坪北地区, 处于天山山前逆掩断裂带上,不但构造极其复杂,地形也起伏很大,地震施工难度很大且不易获得深层信息,钻井施工难度大且目的层理深亦较大。
“这些地区做地震都难。地形条件与之相似的库车拗陷北缘地区当初物探的时候,设备多是用直升飞机吊到测站上去的,因为太陡太陡了。”知情人回忆说。
塔里木盆地喀什疏勒地区,在天山山前大断层以北是山,向南一进入喀什目的层理深就达4、5千米,也是石油公司久攻未克的地区。
最后是罗布泊东的敦煌地区。曾经在此工作过的张抗向记者介绍,在这一块,敦煌地区侏罗纪系打下去就是变质岩,侏罗系埋藏浅,浅就说明不成熟。油气成熟度不高,因而其远景并不看好,油公司做过多轮工作未能突破。罗布泊以东地区是众所周知的沙漠戈壁,工作条件甚为困难。
巧合的是,截至记者发稿前,国土资源部又重新对区块进行了调整,具体调整内容并未公开。但据一石油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已经公布的招标区块不会有太大幅度的改动,通常可能是对各个区块的范围进行稍微的修改,区块的地理位置不会有大的变化。
对于资源禀赋的情况,也有人表示了乐观。
一位不愿具名的著名业内专家表示,尽管这是中石油退出来的区块,但并不能代表就不好。“也许民营企业就可以开发出来,这种例子在油田勘探开发史上可以广泛看到。可能第一口井到第九口井都打不出油,但如果第十口井打出来,前期的勘探开发成本都可以分摊到第十口井上。”他解释。
持相同观点的并非上述专家一人。董秀成认为,资源禀赋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定论:“大家都是冒险,看谁的运气好,谁找到了。”
一家民营企业的油藏业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这次公开招标的6个区块并不是非常优质,但比当初页岩气招标时的湖南和四川盆地外围等地区好得多,初步判断厚度也好一些。“如果厚度好一点,我个人认为,不亚于四川盆地周边,突破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该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市场反应平淡
机遇和风险并存。面对新疆独特的发展机遇以及区块复杂的勘探条件,对于想要进军油气上游勘探领域的民营企业来说,投与不投,是一个需要斟酌的问题。
目前,在新疆有能源业务的上市民营企业有广汇能源、天富能源、准油股份、新疆浩源等。记者询问了多家油气相关公司,除一家大型油气装备民营企业和一家著名民营油气开发工程公司明确告知没有进军上游的打算,其他几家得到回应是要根据资料包评估后才能确认是否参与招投标。
经过页岩气招标的“洗礼”,民营企业的态度似乎变得冷静许多。
上述民营企业的油藏业务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四川盆地的周边,已经打了这么多页岩气井,目前的情况各家基本上一致,有气但是不够工业开采价值,储量不够。对于区块的条件要非常慎重。”
由此,该负责人甚至对此次招标表示出一定质疑。“原则上说应该是国家投一部分,先做一些基础勘探,给大家一些信心,才能把人吸引过去。但现在这个方式不对。要是这么弄,就像赌石一样,不知道是涨还是降,肯定不敢下手。”
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看来,目前的形势下,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多数非国有石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有可能持观望态度。
安迅思研究与策略中心总监李莉认为,如果国家石油公司拿出比较成熟的区块,或在海外有跨国公司拿出成熟的区块,在低油价时期卖出,可能民企接盘会比较容易。但现在的问题是,拿出来的区块需要勘探,就会有一些前期的风险。对民企而言,这可能是一种令他们不太适应的全新模式。
“中国的民企也需要一些成功的商业模式,才会有一波跟随。开创性的模式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做,民企的风格还是观望多一些,要看准了以后才会进入。”李莉分析。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认为,当初页岩气招标时,民营企业最初参与进来不排除有投机的可能,但是对于这种投机不能贬义地去看待。“就像合作搞试验田,就是要让大家一起参与进来逐步完善配套设施。我们要肯定这次试点的积极意义,但也要看到政策方向的配套设施,包括相关法律、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颁布不是修改一个条例这么简单,很多方面都要跟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民企和业内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不同的是,这次改革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非油国企。
不同于民营企业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的稍弱的情况,像电力行业、银行或者其他想涉足油气领域的国企在这两个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油气领域的改革,在短时间内,可能民企部分的力量还有待于壮大。目前看来,在市场中,有影响力的还有其他行业的一些央企、国企。”张抗向记者介绍。
中石油欲将红山油田打造成民资进入上游开发的平台,以及在新疆推进油气改革的一个范本。(供图/CFP)
责任编辑:赵 雪
znzhaoxue@163.com
为新疆试点点赞
招标制、增量存量区块共存、注重资源所在地利益诉求、探索进退转让机制是亮点。
○文/刘满平
此次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招标为外界预判未来油气改革方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线索。仔细研习此次公告全文,可以发现有4个亮点。
行政授予改为招标制
按照我国之前出台的《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石油及天然气勘查、开采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申请勘查石油、天然气的,应当提交国务院批准设立石油公司或者同意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查的批准文件以及勘查单位法人资格证明。这种规定从字面上看似乎对非国有资本进入没有限制,但实质上非国有资本很难获得国务院同意进行油气勘查。只有国务院批准设立石油公司才行,正是这种前置审批制度的存在导致之前上游区块的行政授予。
在新疆试点方案中,明确说明“经国务院同意”,“采用资格后审办法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在开标后由评标组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领取招标文件时,对投标人进行一般情况审查”。对投标人不事先采用事前审批制,而是资格后审办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宽市场准入。按照此次国土部公布的招标条件,满足境内注册、最终绝对控股股东或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境内主体、净资产10亿元人民币的内资公司都可以参与投标。在此条件范围内,国企、民企、石油企业或非石油企业都可以参与竞标。
增量存量区块共存
对于油气资源上游领域改革,对于区块招标或转让,之前有不少人建议应主要注重于增量而不是存量,理由是这样改革受到的阻力小,成本较低,相对容易操作。但从公告推出的6个区块看,既有国家财政出钱地质调查、没有被现有国有石油公司登记的区块(即空白区块,在改革中这被称为增量),也有中石油和中石化退出的区块(在改革中这被称为存量)。由于退出的区块涉及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现有利益,操作起来有阻力,所以需要政府部门多次与国有石油公司协商和沟通。这反映出国家在油气资源上游领域改革的力度和决心,未来油气资源上游领域改革将会涉及存量区块。
考虑资源所在地利益诉求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油气资源对它们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任何改革都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平衡或转移。只有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尤其是油气资源所在地政府的利益诉求,一起将蛋糕做大做强,才能推动改革顺利进行。基于此,试点改革方案充分考虑央地、企业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并突出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积极协调支持新疆企业,与中石油、中石化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在石油公司矿业权区块内,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开展油气勘查开采。在油气勘查区块招标中,企业承诺的勘查工作量相同时,新疆企业优先获得区块;还明确规定中标企业转入开采后应当在资源地注册企业;国家将加大新疆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力度,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主任叶建良估算,按照新疆油气5000万吨油当量的产量,单资源税一项,新疆就能增加地方税收90亿元左右。
探索完善的进退转让机制
一是通过区块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均可参与投标,承诺勘查工作量多的企业中标,探索完善既适合油气勘查开采特点又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竞争性出让制度。二是为了防止出现之前存在的“围而不勘”、“只圈不探”,对每个区块不能全额投入完成勘探任务的现象,此次改革明确规定“探矿权三年到期后,对勘查投入进行考核,完成承诺勘查工作量的,按原面积延续探矿权;未完成承诺勘查工作量的,按照未完成比例执行履约保函,核减区块面积后延续探矿权”。这种规定实际上是在探索建立一个油气资源区块的退出和转让机制。
当然,尽管新疆首次开放6个油气勘查区块,意味着我国油气上游领域改革破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对于整个油气行业来说,此次试点改革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油气资源勘查开采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长周期、高回报的特点,对竞标企业的经济实力、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措施等要求较高,再加上当前整个油气行业正在经历低迷行情,国际石油巨头都在低油价冲击下对勘探开采板块成本严格控制或大幅削减。此种情况下,将新疆区块拿出来进行公开招标,虽然其他企业的热情或积极性不如预期的好。但迈出第一步总比原地不动要强,我们应为此次试点点个赞。
责任编辑:赵 雪
znzhaoxue@163.com
改革还待进一步
上游能否“活”、怎么“活”,还需要行政力量的破除和企业的努力。
特邀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 抗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战略研究室博士……………………………罗佐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刘满平
中化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原高级经济师…………………………………朱润民
中国能源网首席执行官…………………………………………………韩晓平
安迅思研究与策略中心总监……………………………………………李 莉
○文/本刊记者 于 洋 赵 雪
随着常规石油天然气区块首次进行公开招标,我国上游勘探开发领域的真正开放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这一决策,甚至被业内称为“千呼万唤始出来”。但人们更为关心的是,这一次,结局还会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吗?民营企业在这次改革中又会处于什么位置?
与2011至2012年的两轮页岩气招标有所不同,这一次,记者在采访中明显感觉到,相较之前的趋之若鹜,民营企业对待此轮常规油气的招标持观望态度者居多。与此同时,虽然对政策方向表示肯定,但业内人士多对此次新疆试点的结果持怀疑态度,甚至预测参与招标企业“应者寥寥”。
为此,本刊特别邀请行业内专家,共同探讨上游领域开放的话题。
改革关键在区块
中国石油石化:随着“混改”的深入,大家都在期待油气体制改革的推进。各位认为,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张抗:我国石油工业改革的关键在源头。上游是源,源头活了,整个河流才能活。
刘满平:我国油气行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市场供求不平衡、国有油气企业政企不分、市场主体不够规范、油气价格难以完全由市场形成、油气管理“重审批、轻监督”现象突出等。这些问题难以适应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难以匹配深化改革的进行。
我认为,在众多问题当中,未来要想促进我国油气产业持续发展,油气改革就不应仅是集中于局部的“点式改革”,而应是面向全产业链条的“链式改革”。
中国石油石化:上游改革的关键点是什么?
张抗:源头的关键在于区块,区块开放,整个就搞活了。在目前上中下游都有相当充分且相对平衡发展的情况下,油气产业链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于上游不断发现、探明新油气田并向市场提供稳定且不断增长的供应。
刘满平:据国土资源部统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占全国探矿、采矿权面积的97.4%,占全国探矿、采矿权面积的98.9%。这种局面不是市场竞争来的。
油气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上游的区块问题,这种情况制约着中下游市场化进程,不打破这种局面,民营企业没有油源,油气管网设施的公平开放难免成为空谈。
中国石油石化:目前对区块进行改革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董秀成:过去,油气的上游探矿权和采矿权基本采取登记的制度,而且仅限于几大石油公司,其他企业没有资格来做。而这次由登记制改为招标制,且参加投标的企业并没有仅限这几个公司,这本身就是一大进步。
张抗:上游企业存在的前提是取得有法律保障(一定时间内的排他性)的矿权,即勘探开发区块。按目前的解释我国具有申请这类区块资质的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陕西省延长石油公司。
问题的根源在于没能依法进行全面的区块管理。长期占有区块且投入不足本身是违反区块登记条例的,早就应依法令其退出,但遗憾的是没有单位去执法管理,这就形成国家石油公司对勘探开发区块只占不退、对有利区块全覆盖式长期占有的现象。有关部门也应在国务院授权下对区块登记准入条件做出新的解释,使之对所有合法石油公司平等开放。
所有在中国注册的油气企业都应有资格参加投标,这才是改革。比如这次新疆试点,不仅没有说所有油气企业均可参加,反而提出一些“资产达到10亿元”的限制性条件。实际上,这就是在设置关卡。
历史的教训
中国石油石化: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末陕西各产油县招商引资,到前两年的页岩气招标,以及吉林油田开放边际区块,都对上游开放进行过实验,但都并不成功。原因是什么?
韩晓平:页岩气的区块情况不太好,中国民营企业也还没有准备好。
朱润民:页岩气区块招标情况不是很好,不在于政策怎么样,而在于页岩气资源禀赋的好坏,这是决定性因素。
勘探项目资源禀赋是第一条件。因为勘探投资的规模非常小,获得的效益非常高,对国际原油价格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即使油价低一些也仍然会有非常好的效益,这是必然的。关键看他有没有资源潜力。
从页岩气区块的招标与实施进展看,国内现在放到市场上的区块资源禀赋很好的可能性不太大。从这个角度,我对现在投资者进入政府招标油气区块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民营企业能否像这对新婚夫妇一样,对未来充满期待?(供图/CFP)
中国石油石化:除了资源禀赋的因素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董秀成:主要的问题就是民营公司实力和资金实力太弱,承受风险的能力根本不够。当企业看到前景不好时,可能投入几个亿的结果就是打水漂。企业就不敢继续干,最后将矿权交回来。
资源禀赋怎么叫好坏?本身是没有定论的。油气勘探本身就有冒险的成分。像重庆涪陵页岩气最后成功了,但之前并不被看好。关键问题是一种抗风险的能力。
李莉:对于公司层面的存量资产,如果民营企业中途插进来一脚,混合起来会比较复杂。而新疆的情况可能是基于项目的增量资产,更清晰一些。但存量资产的投资只需要承担商业风险就可以了, 而对项目的投资,民营企业要自己面对前期的风险。 民营企业还是希望有一些政策支持的。像民营企业对页岩气招标一开始是积极的,但推进的时候却不是很顺利,导致热度降低。
中国石油石化:这次新疆试点,需要汲取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张抗:页岩气招标时,事实上,并没有给民企创造条件。按照国家有相关规定,在企业对区块进行工作后,要向国家上交勘探工作成果,即全部地质资料。后来在此工作的研究单位和企业通过申请是可以拿到资料进行研究的,这就是新工作的基础。不上交勘探资料,令后来企业需要从头做起,对国家、对企业来说,都是一种资源浪费。但中石油、中石化从这些原先登记过工作过的区块中退出来后,并没有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相关勘探资料。而民企进入后,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却要求他们也在3年内完成整个勘察程序,这是不切实际的。
现在民营企业的反映也表明,如果不是好的区块,不给他们创造条件,企业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罗佐县:此次新疆试点,首先是政策上的一个进步。但后续的一些措施必须要跟上。
非常规搞了几轮招标,进展不是特别好。作为政策制定者,可能出发点是好的,有一些客观方面的缺失,或者配套政策的缺失,会对政策本身形成多方面的限制。
油气领域的改革其实是很大的,我们现在形成很多法律、条例,或许相互之间有些冲突。比如在非常规油气招标时,一些非国有企业在取得招标资格时可能想引进外资,但是对外合作又有专营权的限制,那个专营权有可能当时是局限在油气资源对外合作上。
颁布一个政策,并不是像修改某个条例这么简单,很多方面都要跟上。系统的财税体系或者基础设施,都需要考虑。
民企的门槛
中国石油石化: 从这次新疆试点的公告中看,目前我国民企是否有实力参与竞标?
张抗:我看到公告中称参加投标企业的净资产要达到10亿人民币,这事实上是不允许在工作过程中再融资,实质上是在设高门槛而不想开放。所以我说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请问,被称为“页岩气之父”的皮萨切克当时有多少资产?如果不允许他打头几口井,哪有美国今天的油气局面?
董秀成:从政策上开放是改革的亮点,但并不意味着对任何一个企业,不管是资金还是技术都没有要求。这是不现实的。
对于民企来说,我相信会有一些实力比较强、基础比较雄厚的,我相信他们会比较适应,但是对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我认为是不适应的。 放开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
中国石油石化:对于民企而言,政策支持是一方面,自己也要加强自身实力。要想参与上游勘探开发,还需要对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加强?
董秀成:我觉得人才和技术不是关键,关键是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只要有资金实力,可以聘用一部分人为企业服务,技术也可以聘用服务队伍。拿到矿权后,要做物探可以向社会招标,需要钻井也可以向社会招标。
我相信广汇这样的企业会感兴趣。民营企业今后短时间内形成不了主流,一定是原来的几大石油公司加上一部分其他的大型国有能源企业会成为主流。
韩晓平:页岩气在2006年才称为革命。尽管之前它已经具备相应的技术,但为什么在2006年才称为革命?很大一个原因是有大量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大量的资金进行风险投资、风险勘探,承担风险能力提高,打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这只是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机会。事实上,是机会也是挑战,企业不仅要有资金,还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李莉:上游是相对比较封闭的一个领域,市场距离有点遥远。这要求企业要拼实力,而不是对市场的渗透力。弯道超车的方式,并不适合上游勘探开发。民营企业在国家将这个原本圈闭的门打开后,不一定就适应。
民营企业在经营、决策等方面具有灵活的优势,但在上游领域像资金、技术、抗风险的优势比较弱。
虽然整个舆论都在说市场化、要公平、让民企有资格进来,但相对来说有的领域更适合民企去发展,有的领域即使是放开了,也不一定适合他。
目前看,民营企业没有强大到面对上游的困难。因为目前还没有相应的配套机制,比如法律、风险保障或金融等方面。这些仍然需要市场的培育过程。
低油价是否影响投资上游
中国石油石化:对于目前的低油价情况,是否影响民企进入上游勘探开发的积极性?
董秀成:油价低是会影响的。但石油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高投资、高技术的行业。企业家要有对未来的期许,要是没这个判断,认为油价永远低下去了,那干脆就别干了。
罗佐县:在经济低迷的形势下,石油公司都在压缩上游投资,专注于风险小区块勘探。目前的招标正值低油价时期,对招标可能会有些影响。
朱润民:从获利的空间来说,以后油价上涨的空间越大,低油价时期投资成本相对更低,在这个时期投资油气勘探开发建设甚至兼并收购获利的空间更高。从这方面考虑,现在是投资建设非常好的时期。假如区块资源禀赋比较好,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对于一个勘探区块来说,勘探前期的投入相对整个建设产能投入而言,比例是非常小的,大概是10-20%。对于这些区块而言,不应该过于关注油价的未来预期,而更应该关注商业储量的预期。
李莉:此次开放赶上油价下跌只是个巧合。初衷是在混合所有制市场开放的背景下做出来的。长远来看,会周期性的减少投资,但上游业务的毛利还是比较好的,较中下游,还是值得投资的。
需要注意的是,上游的勘探开发前期风险高。另外,如果民企成功进入上游,后续油田的成本控制以及技术和运营等方面也需要优化。如果低油价时间比较长,或者有了新的替代能源,企业要有一定心理准备,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
责任编辑:赵 雪
znzhaox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