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油气
【油气】“寒冬”中的逆增长
2015年08月27日 15:31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蔡廷永 李泰豫 马宝忠 丁剑北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严细文化使胜利井下试油一队实现盈利同比增长7.8%。

  ○ 文/蔡廷永 李泰豫 马宝忠 丁剑北

  7月1日晚上,一场雨水如期而至。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海洋试油作业大队试油一队平台党支部书记周结学听着刷刷的雨声,很是兴奋。这场等了几天的雨水,将为队上节省绿化用水18立方米。依靠等雨,今年队上绿化费锐减为零。

  账越算越细,活越干越严。2015年上半年,面对油价持续低迷、石油工程市场急剧萎缩等巨大冲击,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海洋试油作业大队试油一队(以下简称胜利井下试油一队)却实现盈利同比增长7.8%。他们靠的是什么?是30年积淀的“严细文化”,让该队在市场“寒冬”中实现了逆增长。

  和一个丝扣较真

  胜利井下试油一队主要为胜利油田海上市场提供试油、作业、修井等专业化服务,俗称“海上油井大夫”。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胜利井下试油一队共获厅局级以上荣誉177项,成为胜利油田家喻户晓的先进典型。其培育形成的严细文化,更是闻名油田内外:“严格管理,严到针尖;注重细节,细到发丝;精益求精,精到毫厘;严格标准,严到靶心。”

  正是这一悠久文化,让他们在如今“量价齐跌”的严峻形势下依然表现出色。

  2015年,胜利油田勘探投资大幅减少,海上试油工作量锐减70%,修井作业定额降低30%。盘子小了,但上级下给一队盈利指标却增加近10%。

  “形势越困难,典型越要发挥作用。”周结学毫不含糊。

  市场规模虽难以扩大,但市场质量可以提升。试油工作量少了,但修井工作量勉强能“填饱肚子”。问题是,修好的井若在保修期限内出现问题,按照合同必须无偿返工。试油一队算了一笔账,一口井若返工一个工序这口井等于白干,若一口井返工全队半年等于白忙活。

  严细是思路,也是出路。全队上下迅速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从施工质量入手,掀起“严细风暴”。

  把丝扣上到油管需要拧多少圈才到位?试油一队员工徐其杰轻松答出:13圈左右。平日,为了保持施工严细,徐其杰每次下油管上丝扣,都会默默数圈。他发现,油管丝扣上到位,需要转13圈左右。

  今年6月,在埕北22H—8井施工时,丝扣只转了8圈,便上满扣。虽然外表完好,但徐其杰还是叫停司钻,检查原因。这让在场的甲方监督党宏伟大为感叹:“知道一队严,但想不到这么严。”

  在埕北4EB—9井,协作方用销子锁电泵电缆保护器时,销子下端并未插到预定位置,虽不影响施工,但为以后作业留下隐患。副司钻隋东发现后,要求协作方整改。对方觉得没必要,迟迟不动。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平时文绉绉的“80后”小伙当即刹住车,拒绝施工。如今,和试油一队配合的协作方,个个也都变得严细起来。

  依靠这一作风,今年上半年,试油一队共完成12口作业井,施工一次成功率100%,无事故,无返工,各项收入同比增加7.6%。

  拼船拼配件

  在很多上班族热衷拼车时,试油一队内部却掀起了“拼船热”。

  在海上平台作业,所有施工用料、生活物资需雇船运输。而雇一趟船最低需要3万元。今年,为节省成本,试油一队与其他队联合,通过拼船方式,仅上半年便节约15万元。

  面对市场巨大冲击,在抓好生产施工的同时,试油一队坚持眼睛向内,严之又严挖潜力,细之又细抠成本。

  “对于我们而言,时间是最大的效益,也是最大的成本。”试油一队平台经理董高中说。该队管理的胜利作业五号平台资产原值大,设备日折旧率非常高。只有时效足够高,才能把折损的钱赚出来。

  按照行业标准,在作业过程中,安全阀和排气阀需要试压。两道工序依次试完,需耗时2小时。今年,试油一队通过认真分析,科学运行,将两道工序同时进行,减少了1小时。以此类推,他们又将管柱试压与滑套工具液压开关阀试压同时进行,节省0.5小时,两项措施日节省施工成本1.8万元。

  以往,员工为了爬上高高的采油平台作业,要先花近6小时搭建脚手架。今年试油一队创新发明模块式脚手架,员工仅用2小时便可拼接完毕。仅此一项,上半年节省费用57.6万元。

  捡西瓜,不忘拾芝麻。成本大头虽抓住了,但全队人依旧俯下身子,瞪大眼睛,不放过一丝一毫。电机坏了,往年需花钱外修。今年,通过自主学习,员工自己便能完成修理,将外修费降为零。除了“拼船热”,拼配件也成了队内的热潮。在施工时,一些工具因长期使用,个别部件老化不能再用,员工们就把工具上完好的部件拆卸留着,等攒够了,就可拼出一把完整的工具。

  一系列措施的实行,节省效果立竿见影。今年上半年,试油一队共节约各项成本126万元。

  不让一滴油入海

  试油一队使用的胜利作业五号平台,常年在渤海湾作业,四面皆海。

  6月8日,在埕北22H—8井,员工们在套洗打捞过程中,井口水龙头密封装置磨损,磨洗液轻微渗漏。带班干部徐传奇发现后,立刻喊停施工,组织人员拆换水龙头。原本1小时完成的工序,因为整改而耗时5个小时。施工成本大大增加,但周结学并不后悔。

  油污一旦从甲板落入海中,就是环保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品牌形象损害不可估量。相比之下,更让他们在乎的,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蔚蓝的海洋。“这是大账,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算好的账。”周结学说。

  算大账,更要从点滴做起。“不让一滴油入海,不让一粒污落水”,成为全体一队人坚守的准则。

  施工时,悬臂梁下方轨道需涂抹黄油保养。但遇到海风,黄油有可能被吹入海中。如今,一等悬臂梁移动到位,员工们便自觉在轨道上贴上薄膜,防止油污扩散。这一举措,让前来检查的中国船级社领导大为赞赏。

  几粒砂虽不大,却让一队员工动足了脑筋。在作业时,洗井出来的砂子被集中输送到沉砂池。等积攒到一定程度,员工们需要站到沉砂池里,将砂子铲入砂包里运输到陆地。然而,青年员工刘康发现,每次铲完砂后,鞋底都会黏着砂子和油污,量不大,但有可能扩散到平台四周。经过刻苦研究,他创新发明液压清砂器,可将砂子直接打入砂包,省去中间人工环节。

  虽然下半年工作量预计会有所好转,但在董高中和周结学眼里,无论形势好坏,他们将不遗余力地把严细精神传承下去,弘扬下去。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胜利井下试油一队的这种严细文化应该辐射到整个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成为支撑公司发展的团队之魂。”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春江在胜利井下试油一队调研时说。

  责任编辑:赵 雪

  znzhaoxue@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