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特别策划
三阶段,长庆的步伐
2013年12月25日 18:46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侯瑞宁 袁爱霞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从试点到先导试验和技术攻关,再到建设与管理并重、应用与维护并重,长庆油田的数字化管理依靠这三个阶段的扎实工作取得了不俗成绩。

  文/本刊记者 侯瑞宁/袁爱霞

  “每天早晨,轻柔的音乐将你唤醒。走在屋中,前面的灯光渐渐明亮,身后的灯光逐渐变暗,音乐始终伴随在你的身边……屋中没有一个开关,但是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描述自己的数字生活时这样写道。

  与比尔·盖茨一样,长庆人也过上了自己的数字生活。不同的是,长庆人的数字生活体现在工作中。数字化管理在长庆油田的推行,像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引发了长庆人在思想观念和传统管理方式上的革命。

  这次革命的路线图是什么,长庆油田的这次革命又是如何成功的?长庆油田数字化与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杨世海表示,长庆油田的数字化革命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依靠这三个阶段扎扎实实的工作,长庆油田的数字化管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里格试水

  “长庆油田数字化发起于苏里格气田,始于2006年。”长庆油田数字化与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杨世海告诉本刊记者。

  时光倒流到2000年。时年,中石油在苏里格勘探出来了中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让人绝望的是因为“三低”特性,这个大金娃娃恁是抱不出来。外国专家对此频频摇头,并扬言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加之苏里格气田单井日产量只有1万余立方米,为提高采收率,必然要加密井网,最终建井数量将超过1万口,甚至达到数万口。人工管理已不能满足苏里格气田大规模开发的需要。

  长庆人没有低头。2006年,中国石油集团领导来到苏里格调研,提出苏里格要实现规模开发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从此,数字化管理成为“四化”管理中的重要一翼。

  为了推进数字化,苏里格气田建设者提出研发一套数字化管理平台,将单井数据(压力、温度、流量、单井监控图像)实时上传,完成生产管理中的数据自动录入,实现气田管理数字化,为苏里格气田经济、有效、规模开发夯实基础。

  苏里格气田的数字化建设先是打通通往数字的“高速干线”,实现了建设科技气田的想法。随后,对苏里格气田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优化升级。

  在推进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长庆油田领导意识到,数字化管理必须与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等配套起来。“这样在中后端才能有效管理起来。”杨世海说。

  为此,苏里格气田在建设之初就进行了标准化的设计。“我们每个集气站大门的朝向几乎是一样的。”长庆油田采油五厂宣传科科长刘文涛说。

  数字化管理的成功,给苏里格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从管理效率来看,实施数字化管理前人工巡井是3天一次,实施数字化管理后控制平台可每5分钟电子巡井一次,巡井频率是以前人工巡井的800多倍;以前关井需要人工到井场上手工关井,时间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个小时,管理数字化后员工可直接在操作室实现自动开关井,时间不超过几十秒。

  “以往去现场收集一次井口参数需要几个小时,辛苦不说,由于数据采集间隔长,不易及时发现问题。现在我们利用这个平台,几秒种就能实现数据更新,并能快速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业一区调度杨伟伟说。

  试点白豹

  苏里格气田数字化管理成功了。然而这次成功并不能给长庆油田带来太多可供参考的经验。“苏里格是与产能建设同步启动了数字化气田建设,比较容易推广,老油田就不一样了。”杨世海认为,“主要是思想认识的问题” 。

  作为八大试验点之一,白豹油田是数字化管理成功比较早的油田区块。即便如此,谈及当时试点的状况,杨世海还是有些皱眉:“传统的东西用习惯了,员工对现代化的东西一下子接受不了。”所以有员工质疑:这么多年就是这么生产的,为什么要变?没有数字化完全可以生产。

  像很多事物的发展一样,长庆油田的数字化管理在探索、推广中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让大家认识到数字化管理的优点,长庆油田尽量让电脑操作简单化。慢慢地,员工们尝到了甜头:巡井不再需要到现场了,计量不用带本了……更让人惊讶的是,得益于数字化管理,白155井区百万吨油田用工总量由原来的1719人下降到1000人,人均年产原油由原来的582吨上升到1000吨。如今,白豹成为长庆油田数字化设备最多最先进的油田区块。

  2008年,长庆油田在白豹油田召开数字化油田建设推进会。到2009年,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开始了先导试验和技术攻关阶段。

  2009年,长庆油田迎来了数字化的春天。时年5月,油田公司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组建数字化生产指挥中心。

  随着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运行,在融合传统管理特长的基础上,长庆油气生产管理实现了三个飞跃:从人工搜集信息到计算机辅助处理;从提供选择结果到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应急处置方案;从打造信息组合到提供连续的信息流。这三个飞跃产生了用工总量减少、组织结构优化、员工素质提高、生产成本减低等综合效应。

  示范引领

  “2010年到2012年,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进入示范引领阶段,华庆油田和西峰油田成为其中代表。”论及发展阶段,杨世海这样表示。

  对于华庆油田乔河作业区生产副经理刘玲玲而言,数字化建设不是一个政策或者概念,而是自己真真切切走过的日子。从电焊工转为采油工的刘玲玲起初虽然接触过电脑,但是仍然比较缺乏计算机知识。为了尽快掌握数字化技术,她拜站上新分配来的大学生为师,每天在电脑前要耗上很长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一遍又一遍地熟悉。终于,一周之后她尝到了数字化管理的甜头:“以前为了给输油管道清蜡,每天都要去几公里以外的井场投球、加药。现在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在电脑上自动完成,方便极了。”

  和刘玲玲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很多老石油人。为了尽快让员工补齐电脑知识,长庆油田专门开展了数字化建设培训。

  如今,长庆油田按照生产前端、中端、后端三个层次,形成了支撑公司业务发展的数字化管理架构,达到了业务流与数据流统一,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统一的一体化管理,实现了生产管理“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

  “经过前几年的建设,长庆油田数字化面向前端的基本生产过程控制单元基本建成,油井覆盖率90%,注水井覆盖率86%,水源井覆盖率58.3%,井场视频上线率93%。” 长庆油田副总经理李安琪说。

  遍地开花

  2013年3月,长庆油田进行了一场全面的数字化管理现场调研,13个采油厂均位列其中。调研之后,李安琪表示:“长庆油田数字化已进入‘建设与管理并重、应用与维护并重’的第三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长庆油田将着力抓好建设、管理、应用、维护四个方面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做到“六结合”(与油气田开发相结合、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用工总量控制相结合、与节约成本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最终建成现代化、数字化管理的油气田企业。

  “重点工作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信息工业、两化融合;建管应维、两个并重;标准引领、系统升级;完善体系、全面对标。’”李安琪表示,“下一步长庆油田将按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法,统筹分析、整合现有标准,形成高度融合的油田公司新的管理提升建设标准。”

  “数字化建设全面展开后,油田就具备了智能化管理的基础。不过,目前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我们希望数字化、智能化能为油气藏经营管理提供更多的技术与数据支撑。”杨世海最后这样表示。

  本文图片均由何炳彦、杜克勤摄影

  责任编辑:侯瑞宁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