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大乙烯走出低谷
2014年01月20日 16:31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赵 雪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大乙烯发展遭遇寒流并不可怕,只要找准原因,切实解决,大乙烯的未来就大有希望。

  文/本刊实习记者 赵 雪

  时移世易。

  只有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到谁在裸泳。与曾经需求旺盛的时代相比,去年下游市场的一度低迷仅仅是揭开问题表象的导火索。当市场利好局面逐渐减弱时,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更值得探讨和思索。

  可喜的是,尽管大乙烯的发展路遇坎坷与波折,但在采访中,记者明显感受到业内人士已经开始对大乙烯未来前途的冷静思考与分析。

  大与小的辩证

  建设大型化装置、发展规模经济,成为国内外乙烯工业实现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统计数据显示,100万吨/年乙烯与50万吨/年乙烯装置相比较,吨成本可降低25%。

  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蒸汽裂解制乙烯生产企业22家,生产装置29套,装置平均规模已由2005年的37.9万吨/年提高到55.7万吨/年。全国乙烯产能已由2005年的757.5万吨/年猛增至2012年的1671.5万吨/年。

  然而也并非一味的大就代表强。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一专家告诉记者,在原料成本无法很好解决的前提下,未来大乙烯前景并不好预判,大型乙烯装置建设是否继续上马仍是未知数。

  与镇海炼化2300万吨炼油能力+百万吨乙烯的搭配不同,由于历史建设格局问题,国内一部分大乙烯项目与现有炼油装置能力并不完全相符。据专家测算,一个百万吨乙烯装置搭配1500万吨以上炼油装置,在原料优化上比较占有优势。而通过其他炼油厂输送乙烯原料,运输成本每吨将增加100~200元不等。

  国内一些数十年前的小乙烯,却充分利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演绎出不一样的精彩。

  天津石化小乙烯装置于1995年投产,当年产能14万吨,2001年扩能改造为20万吨。虽然是老装置,但天津石化小乙烯通过技术创新,发挥装置“小、快、灵”的特点,坚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天津石化积极努力生产市场量小但用途广泛、附加值极高的“小产品”,先后完成了20余个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企业生产空白。

  同样的,辽阳石化20万吨乙烯装置通过深挖潜力和技术攻关,将运行40年的老装置开出了国内领先的新水平。3月份,20万吨乙烯裂解装置双烯收率达到50.4%,乙烯收率达到33.14%,装置综合能耗717.85千克标油/吨,比去年同期降低12.54千克标油/吨,创装置投产以来最好水平。

  石脑油与乙烷的PK

  乙烯原料是影响乙烯成本的主要因素。在乙烯生产中,原料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高达70%~75%。目前,世界乙烯原料主要有乙烷、丙烷、丁烷、LPG、凝析油、石脑油、加氢裂化尾油及粗柴油等。

  从未来趋势看,世界乙烯裂解原料结构将继续向轻质化方向发展。2011-2020年全球乙烯产量将增加5200万吨,其中乙烷、LPG和液体原料的使用量将分别增加44%、14%和41%。世界乙烯裂解原料中,乙烷用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3%,LPG的年均增速为0.2%,石脑油需求将以2.3%的年均速度递减。

  从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液体在乙烯原料中所占比重看,北美地区最高为84.3%,西欧和亚太地区分别为36.3%和32.6%,中东地区为77%。从石脑油在乙烯原料中所占比重看,亚洲和西欧分别高达60.1%和59.7%,北美地区仅为6.7%。

  现阶段石脑油仍是我国最主要的乙烯原料。数据表明,我国乙烯工业使用的原料中,石脑油约占64%、加氢尾油约10%、轻柴油约10%。

  原料的先天不足,使得我国乙烯价格在国际市场毫无优势可言。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石脑油的价格也“节节攀升”。据行业统计,单纯就乙烯价格进行比较,我国与中东和美国的价格差在2000元人民币/吨以上。这样的差价不禁令人担心。

  然而石脑油与乙烷相比,也绝非毫无招架之力。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利用石脑油作为原料裂解,除了产出乙烯系产品外,还会生产丁二烯、碳四以上及芳烃系列等产品,而中东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在上述系列中可生产的产品非常少。如果能做好产品的差异化营销,我国乙烯行业并非一点优势也没有。

  此外,一位不愿具名的石化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乐观并肯定的表示,尽管近几年中东乙烯产品对中国市场冲击较大,但根据测算,中东乙烷开发量正逐渐减少,其市场冲击力度或将随之减小。

  有评论称,乙烷资源的逐渐短缺,将成为中东特别是沙特石化业继续前进的羁绊。这一现状,已经迫使该地区多数国家削减基础石化产品扩能计划。中东乙烯甚至被断言,凭借廉价原料的30年快速增长局面将成为历史。业内预测, GCC(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天然气短缺将从2012年的240亿~320亿立方米,扩大到2015年的310亿~510亿立方米。

  通用与高端的权衡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乙烯工业在原料成本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既面临着以常规、中低档产品为主的中东乙烯工业的冲击,又面临着以功能化、差别化、高附加值、高档产品为主的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竞争。

  面临多重压力,中国乙烯产业整合、业务优化及向高附加值、差别化产品的战略转型将不可避免。

  事实上,目前我国乙烯工业产品结构尚不够理想,不能完全满足国内需求。就乙烯下游产品合成树脂而言,国内生产的合成树脂的品种、牌号比较单一,通用料多、专用料少。从产品质量上看,目前国内生产的合成树脂产品稳定性差,批次之间性能差别较大;同一批料的指标控制又不够严格,波动范围较大。

  采访中专家建议说,未来我国的装置要在产品结构上下功夫,比如尽量避开聚乙烯、乙二醇等产品的生产,在一些碳三、碳四和芳烃等液体化工产品上下功夫。

  应该说,装置改造、原料利用多元化等只是提高商品竞争力的方式之一,产品结构调整也是行之有效占领市场的好办法。天津石化就坚持走聚烯烃产品差异化生产之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超低密度聚乙烯也被称为第四代聚乙烯,长期以来因受技术能力所限,该产品依赖进口。这种聚乙烯专用料的开发难度远大于普通的线性聚乙烯产品。为尽快赢得这一市场,天津石化采用专用的催剂体系,对聚合工艺、产品结构和性能进行精心设计,并多次对生产方案、技术指标进行详细讨论,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生产技术。2013年5月一次生产成功后,不仅使天津石化小乙烯成为国内首家生产密度小于0.912千克/立方厘米聚乙烯专用料的企业,更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

  责任编辑:岩 廊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