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冯跃威专栏】粗放模式催生事故暴增
2014年03月06日 16:09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冯跃威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2013年国内石油石化安全生产评述(下)

  我们应自觉遵从并共同维护市场经济应有的伦理和价值观,努力打造中国软实力。

  ○ 文/冯跃威

  2013年上半年,国内频繁发生的石油石化生产事故已引起政府关注,并在国家安监总局的推动下,进行了一轮全国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同年8月16日,国家安监总局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来预防事故发生。

  客观地说,政府职能部门的确付出艰辛努力,但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全过程安全管理等数量型行政管理手段未能挡住恶性事故继续高频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不仅异常严峻而且后果极其惨痛。

  最惊险的职业—开罐车

  2013年全年,装有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产品的罐车共发生事故161起,占国内总石油石化事故26.4%,接近2012年同类事故的3倍。其中,汽油罐车发生事故51起,柴油罐车46起,原油罐车16起,重油罐车2起,燃料油罐车3起,液化气罐车4起,机油、煤焦油和石脑油各1起,苯、甲苯、液化焦油苯、甲苯二异氰酸酯、苯酚、甲醇、甲醛、乙酸、醋酸乙烯、氢氟酸、二甲醚、环氧丙烷、正己烷等化工原料罐车共37起。

  在这些罐车事故中,出现泄漏或爆炸的石油石化产品品种之全、危害程度之大,近似每两天就要发生一起事故的频率之高,已超出了公路运营的安全边际。不夸张地说,运输石油石化产品的罐车已成为中国公路网上杀伤力最大的“火药桶”。

  从地域看,此类事故已分布到29个省市自治区,前五名分别是:山东28起,占罐车交通事故总量17.4%;广东13起,占8.1%;安徽12起,占7.5%;贵州与河北各9起,各占5.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越是寒冷和冰雪路滑地区,发生这类事故的频度反而较低。

  从罐车自身工况看,爆胎事故6起,爆胎引起的泄漏和着火事故4起;车辆自燃事故5起;断传动轴和刹车失灵发生的事故各1起;罐体问题引发的事故7起,事故原因包括罐体疲劳断裂造成的泄漏、起火和爆炸;也有罐体配套的管道、闸门在外力冲撞断裂造成的泄漏。可以看出,随着运输强度的增加,罐体系统的安检缺位和强制报废等问题日益突出。

  从上路前的工况看,有粗心大意造成冒装的泄漏事故,也有冬季烤车时将罐体烤爆的事故。从上路运行状况看,被撞、被别、被刮蹭等被动性交通事故11起;因疲劳和过于自信驾驶造成事故12起,引起泄漏7起,被罐车撞坏的物体包括公路护栏、立交桥、限高杆、围墙,甚至还有民居住宅。此外,还有追尾事故61起,因此而造成泄漏的有43起、起火6起、侧翻泄漏4起、爆炸2起,造成环境危害等严重后果的占90.2%。在因超速引发的50起交通事故中,超速侧翻泄漏44起、侧翻后起火1起,造成环境危害等严重后果的占90%。上述事故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国石油石化罐车在公路上发生的事故俨然变成“警匪片”,且无须警察追击就能常年上演。

  究其个中原因不难发现,在汽车已经走进我们日常生活时,汽车文明却与快速的经济增长形成巨大反差。敬畏生命、关爱环境和履行社会责任等基本文明理念并未完全进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导致上述离奇古怪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罐车事故能轻易地发生,而参与公路运营的人们至今还依旧麻木不仁。

  除公路发生事故外,2013年承运油料的船舶事故发生4起,承运化工品的船舶事故1起,承运化工品的火车出轨事故1起。在这6起事故中,或对海洋与内河水体造成不同程度污染,或对铁路运输系统造成短期运营中断影响。

  笔者深感,在文明生产理念缺失的同时,政府监管市场责任之重大和参与者自觉维护社会安宁的责任之艰巨。

  最不常见的事故—仓储

  下游终端的安全生产形势也极不乐观。

  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和高速公路成网,加油站、石油仓储总量和规模均持续扩大,令加油站各类型事故也不断出现。随着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成为共识,天然气加气站、中转站、监测站事故从陌生变成“脸熟”。特别是在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天然气领域后,相关技术、装备、管理和监管滞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保障公民社会安宁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

  2013年,加油站里发生事故16起、加气站3起、天然气中转站、监测站和非法土液化气站各1起。在加油站事故中,有3起因前期选址不当被洪水包围后卸油阀与阻火阀被水冲断引起事故,其余还有因防雷击装置失效后被雷电击中起火和在进行油气回收装置改造焊接引爆、配电室电火花引起爆燃、油罐车给加油站倒油过程中静电引爆、密封垫圈老化后泵油时泄漏、储油罐疲劳损坏注油后泄漏、加油机油管老化引起加油时暴管、地下储油罐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以及油箱爆燃引发的事故。上述事故中,中国石化发生3起,其余均由地方民营企业“贡献”。此外,油库事故有7起,其中,爆炸的有5起,油库维修时焊接造成的事故有2起。

  重塑市场伦理—培植软实力

  随着社会分工越发细化和进程越发快速,石油石化企业的物理空间迅速突破围墙,走进日常百姓生活中。安全生产问题也迅速演进成工业化文明的大问题。因此,安全生产已不再是石油石化企业自己一家之事,而是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每一个市场主体责无旁贷的事。

  笔者曾在“2011年安全事故为何飙升”、“2012年安全事故依旧飙升”等系列文章中,对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过比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包括第三方暴力施工造成管道事故、枯竭油气田处置等许多前瞻性和建设性建议,也通过民主党参政议政管道、国企内参等渠道对当期安全生产过程中高危风险点不断进行通报,但未能引起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足够的关注和相关企业的镜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起起恶性事故发生,一条条鲜活生命在爆炸中逝去。

  话题确实沉重,但不能因此回避。笔者认为,如果不能从公民社会最基本的公序良俗上去规范生产环境,用价格杠杆监管安全生产,以及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去管理市场,缺陷的设计还会横流,野蛮施工还将盛行,企业社会责任还会继续流失,粗放增长模式还会相伴,文明的曙光将会渐行渐远。因此,主动维护与石油石化产业相邻的友好关系,自觉遵从并共同维护市场经济应有的伦理和价值观,应是实干兴邦的必由之路,是打造中国软实力时不可或缺的要素。

  但可惜的是,从2014年1月至今,石油石化产业的生产事故依旧以近似每天一起的速率发生着,安全形势极不乐观!

  责任编辑:赵 雪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