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活  >  史鉴
天山脚下中苏石油合作
2014年03月06日 16:34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辛绛秂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短期内扩大了勘探等各项生产能力,为恢复中国经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文/辛绛秂

  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年产石油5600万吨,成为世界产油大国。经过战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苏联的石油工业进入比较发达的阶段,无论理论水平还是技术水平都比中国高很多。1950年3月27日,中苏在莫斯科签订了创办两个联合中苏股份公司的协定。一个是石油公司,一个是有色及稀有金属公司。

  正在苏联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出席了签字仪式。1950年9月30日,新中国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之一的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迪化(乌鲁木齐)成立,“按平权合股原则组成”,任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省进行寻觅、探测、开采及提炼石油与煤气”。

  终年奔走戈壁滩

  丝绸之路上的桥头堡新疆有着发展石油工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准噶尔盆地南界天山,东北和西北分别是阿尔泰山和西准噶尔山,略呈三角形,东西长700公里,南北宽370公里,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盆地中央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是在苏联的全面援助下建设起来的。公司成立不久,苏联专家便开始一批批来到了天山脚下。这里过去多少年来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组织中苏专家和技术人员,展开了广泛的勘探。勘探队活跃在天山南北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他们带着帐篷,终年不辞辛劳地在山野间和戈壁滩上奔走,寻找油苗。当地的民族干部、农民和牧民都热情地帮助他们,为他们带路找矿,有的赶去向他们报矿,终于在很多地区发现了储藏丰富的石油地层和油苗。

  1952年4月间,钻井工人们在钻一口油井时钻到油层附近,因为工人技术不熟练,没有来得及关住阀门,瓦斯从井底猛烈地喷射出来,直冲到400米以上的半空里,井架跟前洒着暴雨般的泥水和原油,瓦斯熏得工人们难以接近井口,眼看这口井就要被冲垮了。苏联专家果洛脱夫和油田处所有的苏联工程师闻讯后全跑到井上来,连衣服也没换,就赶去换阀门,这个被熏昏了,那个便立即接上去,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晚上12点才关住阀门。每个人的脸上身上全是油污和泥浆,像是从油泥坑里爬出来的一样。

  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组织下,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地质勘探队伍不断地壮大起来了,1954年比1951年增加五倍,勘探面积1953年达到1951年的十倍,在矿区周围的几十公里以内出现了很多探井。山峰下一座座的井架高耸着,钻机在山野里轰鸣不息。

  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钻井工人们在钻井平台上,操纵着钻机钻成了许多油井,原油像喷泉似的喷射出来。1953年,王炳诚带领钻井队创造钻井单井进尺全国最高纪录,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工会主席石镇西代表独山子矿区授予王炳诚钻井队“钻井最高新纪录流动优胜红旗”和“230米新纪录纪念”两面锦旗。同年,王炳诚获全国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到北京出席国庆天安门观礼,见到了毛主席。

  他们决心要在天山脚下打出更多的油井,把地下的宝藏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

  1952年2月4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地质调查处第一批人员到达新疆喀什,建立喀什站,开始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这一时期,根据中苏两国政府协商划定的区域,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准噶尔盆地部分地区和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喀什地区,进行了地质调查、地球物理、航空测量、构造浅钻和深井钻探等石油地质勘探,取得一些重要地质资料,发现一批有含油气希望的地质构造。

  帮弟兄掌握技术

  新中国成立初期,莫西耶夫、安德列柯、特拉菲姆克、米尔钦克、布洛德等一批著名苏联专家来华帮助石油工业勘探、开发。摆在苏联专家面前的困难是很多的:原有设备破烂不堪,许多工人不懂技术。帮助中国弟兄掌握技术,几乎是每一个苏联专家的工作信条。一切几乎都要从头做起。但是协助中国兄弟建设石油工业的国际主义情谊激励着他们,终于在万分困难的条件下,以苏维埃人特有的惊人毅力开始了工作。他们经常一连三个昼夜不休息,连饭都在机器边上去吃。

  建立氧气厂时没有一个技术工人,于是氧气厂厂长阿外尔一面亲自管理机器操作,一面教工人学习技术。工人轮班休息,而他常常整天通宵不离开机器。

  有一回,阿外尔已经三昼夜没有睡觉了,眼睛熬得通红,但仍然站在那里盯着机器运转。有一个工人搬了张凳子让他坐,他说:“不能坐,一坐就会睡着了。”就在这样不眠不休的惊人劳动下,氧气厂很快建成了。

  油矿上的工人大多数是从农村里来的维吾尔族农民和从草原上来的哈萨克族牧民。他们从没见过这样庞大复杂的机器设备,又不懂苏联话,学习技术是很费劲的。

  苏联专家们就耐心地从讲解机器、工具的名称和简单的原理开始。在掌握机器时,就像哥哥领着弟弟走路一样,站在身边不离开。中国各族工人做一样,学一样。

  1953年2月,苏联专家们又帮助举办了为期半年的20个专业业余训练班,大量训练技术工人。中国各族工人都以很大的热情努力学习,克服缺乏文化科学知识和语言不通的困难。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中国职工在苏联专家培养下,3年中涌现出2000多名优秀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地质、钻井两处原来没有一个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1953年地质处已有100多名能操纵磁测、电测等勘探仪器的技术人员,钻井处的各种技术工人已有700多人。油田处在1951年时,3个工人管理一台抽油泵还不能独立工作,1954年一个工人就可以单独管理4台到5台抽油泵了。

  旧变新一样好使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天山脚下排兵布阵,一座座新的工厂在戈壁滩上矗立起来。装备了现代化设备的总机械厂、发电厂、氧气厂、重晶石厂、炼油厂和裂化厂。

  几年间,这里已成了一座热闹而美丽的石油矿区,办公大楼、医院、学校、俱乐部、贸易公司、邮电局和银行等各式建筑,密集地屹立着。西边是一排排白色的、有着饭厅和澡塘等设备的职工宿舍。北面是一座巨大的炼油厂。

  炼油厂围墙里竖立着雄伟的油库、高耸的炼油塔和烟囱。这里整日炼制着从油田上运来的原油。

  “我们对能利用的设备,不是把它弃掉,而是要想办法把它变成和新的一样好使。”这里原来有一座老旧的炼油厂,生产过程许多是人工操作的,已很久未使用了。有的人对这堆遗产表示了厌弃的态度。

  但是,苏联总工程师马尔克里扬一直坚持要把它改造修复好。在建设新厂的同时,苏联专家十分重视一切旧有的机器设备,决不废弃。在中苏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座已被废置多年的简陋的炼油厂,先后经过几次修复改造成了一座新型的炼油厂,炼油量提高了三十倍。在他们的领导下,许多已经好几年不出油的油井,重新复活出油了。

  裂化厂1953年5月22日正式开工投入生产。这是新疆第一座高度自动化的大型裂化工厂,机器设备是由苏联供应的,其中许多是苏联的最新出品,液面、温度、压力都能自动控制,还能自动记录,仪表房有各种各样的仪表,坐在那里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全厂生产的活动情况。

  各处都有特殊的安全设备和调节冷热的通风设备,工人感到舒适与安全。安装这种复杂的机器是一件巨大的工作,苏联政府又派来了很多专家参加安装,并结合安装工作教中国职工学习技术。当透平和热油泵安装完毕时,也就培养成了一批能够管理透平操作的技工。

  在苏联政府和苏联专家兄弟般的帮助之下,石油公司度过了艰难困苦的时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短时期内大大地扩大了生产能力,提高了技术水平,钻井、采油和炼油等生产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着。钻井生产1953年比1951年增加了四倍以上,原油产量1953年比1951年增加了十九倍以上,企业各项工作制度也都建立起来了。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1951年开始,恢复和发展了独山子油矿的生产。1952年建成第一套带压蒸馏装置,年加工能力7万吨。1951年至1954年共生产原油17.46万吨,加工原油17万吨,成为新疆第一个石油矿区和比较完备的石油生产基地,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这些成绩,在恢复和发展新中国的经济事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霄汉提供

  责任编辑:陈尔东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