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活  >  史鉴
【史鉴】南炼与军队的不解情缘
2015年08月12日 14:33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周方庚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南京炼油厂一座座高高耸立的铁塔,是一座座军民情谊铸成的丰碑。(供图/CFP)

   南炼源源不断地为绿色军营输送“血液”,军民同心固长城,通力协奏石油曲。

  ○文/周方庚

  在南京炼油厂的建厂史上,处处都记载着军民情深的动人故事。炼油厂那一座座高高耸立的油罐铁塔,就是一座座军民情谊铸成的丰碑;军民情结,更是牢牢地根植在这座石化城的沃土里。

  战胜艰难 一往无前

  建厂之初,栖霞山下是一片偏僻、荒凉的丘陵山地。首批垦荒建厂的组织者是来自绿色军营的转业干部、红军老战士廖耀胜和淳家琴。从那时起,他们就把红军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好传统,就把部队纪律严明、步调一致的好作风,根植在这块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从那时起,这座现代化的石化城,就与“钢铁长城”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起,这里就无时无刻不回荡响彻云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军民团结的赞歌。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建厂初期,困难重重。没有先进的机械化的施工设备,没有基本的住行生活条件,甚至没有足量的温饱供给。吃水都要翻过一座山头,到池塘里拉回黄泥浆水,要沉淀好久才能饮用。

  “这没有,那没有,可我们更没有被困难吓倒!”一位老同志回忆建厂往事时激动地说。他如数家珍般地叙述了那时的“有”:有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好精神;有早日甩掉我国“贫油”的帽子,结束我国用“洋油”时代的坚定信念;有战争年代那种一往无前,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军转复员官兵和征集的民工一起,硬是靠120部板车、近千把铁镐铁锹,以平均每天挖运11.22立方米的惊人速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炼油厂电站、油库、铁路路基、码头、水源泵房等10项土建工程,向新中国十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筹建中期,炼油厂曾一度告急:土方运不出去,建筑材料拉不进来。南京军区驻宁某汽车团,急炼油厂所需,把炼油厂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及时地出动近百辆汽车数百名官兵,不分昼夜连轴转,使大批材料源源不断地被运到工地,多余的土方也被及时运出。

  哪里最艰苦,军人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炼油厂修建码头,驻宁工程兵指战员主动请缨。官兵们为了争时间、抢速度,不畏严寒,顶风冒雪,站在淤泥中开挖河床,大家腿冻得毛孔都渗出了鲜血,手背冻出一道道裂口,手心磨掉了老茧起新茧,但没有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哼一声疼!

  油料再紧 优先发运

  1965年5月14日,南炼热裂化装置率先建成投产。从这天起,南炼渐渐地担负起整个华东地区部队的燃油供给任务;也是从这天起,南炼就立下了一个“铁”规矩:对军油供应“优先计划、优先保障、优先装槽、优先发运”。这掷地有声的“四优先”,成了南炼上至厂长、书记,下到普通职工的“硬杠杠”。不论是在困难时期,还是在“文革”时期;不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是走向市场经济,南炼人没有犯过一次“规”,没有越过一次“杠”,年年都完成给部队供油计划。

●“油料再紧,优先发运。”南京炼油厂长期以来一直支持部队建设,确保军用油的生产和供应。

  打鱼人最知风浪。越是发展经济,越要居安思危。有一次,在南炼今后发展战略会议上,厂长束寿昌对此出语不凡:“如今南炼经济快速增长了,就是把我们所有生产出来的油变成了流金,也经不起飞沙走石,更守不住战争的狂轰烂炸。所以说,只有国安才有厂安,只有军强才有民乐。国家有了‘金门钢窗’,有了坚固的钢铁长城,南炼才能永泊安静和平的港湾,方能使南炼的经济继续腾飞。”

  “油料再紧,不能紧部队,调度再难,不能难军人。”南炼人就是用这样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为了确保军用油的生产和供应,他们成立了军用油领导小组,由厂长任组长、驻厂军代室总军事代表和厂有关领导、负责人任副组长,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军用油品的生产和发运问题。

  随着原油江海水运的发展,南炼经过改造扩建,1970年年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后又新建了一套常减压蒸馏装置,年加工能力扩大到550万吨。在军用油品的生产和供应上,南炼始终坚持从原料选用、生产安排、车船转运等方面,处处给方便,层层亮“绿灯”。1989年6月,东南沿海军用油料告急。当时地方燃油也非常紧张,驻厂军事代表室领导向厂长汇报情况,厂长二话没说立即召开协调会。在布置生产、调度和发运工作后,下令停止地方用油供应,并亲临现场,一环扣一环地抓落实,在3天时间内发出72节槽车近3000吨军用油料,确保了部队的急需。

  军队油品供应工作,在南炼人的心中就这么始终坐在“首中之首”的头把交椅上。现代化局部战争昭示:军队现代化程度越高,部队机动也越强,对燃油需求越大,要求也越严。1995年7月,某部军事演习,部队机动距离远,急需要—10号柴油。演习虽不是打真仗,南炼人却像对待打真仗一样,做好供油保障工作。为了满足部队的特殊需求,厂方重新调整生产计划,立即组织生产1000多吨—10号柴油,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

  不讲价钱地给部队供油,是“固长城”的大事,南炼人毫不马虎。积极支持驻厂军代表的工作,在生活上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南炼人也从不把它看作小事。对于军代表住房、办公条件、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等方面,厂里规定:军代表享受与工厂干部职工同等待遇,军代表转业工厂也给予优先妥善安置。为了改善军代表办公条件,工厂在地皮和经费均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投资50万元,为驻厂军代表新建了一座500平方米的办公楼,还出资3.2万元购买了3台空调,条件比厂办公楼还好。

  攻克堡垒 填补空白

  军队随着装备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对军用油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炼人始终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研制和开发军用油品。低闪点喷气燃料一直是困扰军队舰艇飞机安全性能的隐患,弄不好就要出现重大事故。南炼急部队所需,投资数百万元,与海军后勤部技术装备研究所联手,共同研制“5号高闪点喷气燃料”。

  为了早日研制成功,南炼科研人员与驻厂军代表一道,翻阅了数千份有关技术资料,做了几十次试航。试飞试验,失败了又推倒重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指标,经过3年多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5号高闪点喷气燃料”,满足了舰艇飞机的需要。这项新产品在航空煤油系列上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但由于需要量少,很难收回投资。对此,南炼人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要能确保部队使用安全,提高战斗力,花多少钱都值!

  海湾战争爆发,南炼驻厂军代表和厂科研人员非常关注燃油的保障。他们研究了大量的美军燃油保障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他们着眼于未来局部战争的需要,多次组织军代表与厂技术人员走海疆、上海岛、下边防,征求部队意见,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材料。为了便于现代化局部战争的保障,他们军厂双方设计研制海军多用途燃料。方案报给厂领导,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厂领导当即拍板,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人给人,并很快调集“精兵强将”,成立了科研攻关小组,由厂高级工程师韩复旦担任组长,总军事代表盛大勇任副组长。

  为了“啃”烂一块块的“硬骨头”,攻克一个个技术“堡垒”,攻关小组人员常常是吃一顿管一天,睡一觉顶三宵,没日没夜地苦干。样品油研制出来后,他们又在各种不同的机型上做试验。在观察闪点和动能时,技术人员常常被燃烟呛得喘不过气,两眼直流眼泪……

  做完一次试验,失败了,他们就不厌其烦地找原因重来;成功了,又马不停蹄地接着做下一个试验。他们在炎热的三伏,上海南岛做高温试验;严寒的三九天,到祖国最冷的漠河地区做低温试验。人们风趣地称他们是“迎寒追暑的‘傻候鸟’”。经过近千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他们终于在1994年研制开发出“海军多用途燃料”,并通过了国家级技术鉴定。这项产品在“战场通用油料”的研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为部队战时的燃料保障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慎之又慎 严格把关

  南炼在研制开发新的军用油品上,不惜资金,不言亏盈,在保证常用油品的质量上,也从不吝啬,不计成本。1981年,南炼科研人员与驻厂军代表到某坦克团走访用户,征求意见时,官兵们反映因部队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战备用油,但坦克团的—10号柴油,只要储存时间一长颜色就比较深,怕战时使用时发生质量问题。这一意见,引起南炼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根据部队需要储存一定时间的特点,决定供给部队的—10号柴油,全部用一次加工的油,不搞二次加工。这样南炼的成本基本上翻了一番,但出厂的油价一分不涨。

  “军用油品质量好孬,关系到战争的胜利和将士的生命安全,一丝也不能马虎,谁要拿军用油品质量当儿戏,我们就敲掉他的饭碗。”南炼领导经常在大会小会上强调。经济效益与军事效益,这二者孰轻孰重,南炼人上上下下都掂量得清清楚楚。从原油的选配到成品油出厂,人人都能做到慎之又慎,严格把关。装车工人许文旗在装军用油时,虽是深夜光线不是很好,可一丝也不懈怠,睁大双眼,细致检查。发现槽车中有少许积水及杂物当时,他立即通知驻厂军代表,果断决定停止装车。他亲自把槽车调开,督促清槽工把槽车重新抽油、蒸煮、抽水、除锈、吸尘,直到万无一失,才肯装军用油,避免了一起质量事故。南炼平均每年用于走访部队用户、上门服务、征求改进军用油品质量意见的费用就高达数万元,军用油品从未出现过质量事故,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的答卷。

  保障军用油品供应,研究和开发新的军用油品,钱是要比商用民用少赚一些,甚至倒贴些钱,而通过完成军用油品供应任务,是对全厂干部职工实施国防教育的“活教材”,这是金钱无法衡量的财富。部队给南炼经济建设的援助是无私的。1993年10月21日18时10分,南炼310号汽油储存罐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顿时整个工厂浓烟弥漫烈焰熊熊。

  爆炸声就是命令。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驻厂军代表在总军代表盛大勇的组织指挥下,兵分多路,既是指挥协调员,又是一线的战斗员。盛大勇一边亲临一线,参加组织指挥灭火救灾,一边与军区领导机关取得联系。部队首长非常重视,及时通知有关部队,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要人去人,要设备给设备,一切为了减少炼油厂的经济损失,一切为了炼油厂的安全,一切为了避免更重大的事故发生。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先后就有1500多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赶到救灾现场。指战员们不顾个人安危,始终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段。驻厂军代表更是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浇湿的衣服被高温烤干了,又下来浇湿了再干。

  在工厂干部职工、驻厂军代表、驻宁部队和公安消防指战员的奋力扑救下,不可一世的大火终于被扑灭了。大火整整烧了22个小时,全体驻厂军代表是24小时没有合眼,直到把安全隐患彻底查清和清除,才悄悄地离开现场。

  南炼人与驻厂军代表在朝夕相处中,结下了唇齿相依的深厚情谊,不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颂歌,而且获得了一串串荣誉,先后被南京市和栖霞区评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收到了部队赠送的几十面锦旗和数十封感谢信。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

  点 评

  军民融合 深度挺进

  军民融合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涉及国家、军队、企业和社会诸多领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主体更趋多元,利益格局日益复杂,融合难度逐渐加大。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强化国防意识的好途径,是搞好爱国拥军教育的具体行动。

  军民融合方面的工作,靠感情来维系,靠关系来协调,靠政治觉悟来推动,导致军地之间需求对接不好,军民标准兼容不够,资金、技术、人才、产品、信息等要素融合渠道不畅、配置质量效益不高,难以最大限度激发相关主体参与融合发展的活力。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根本遵循。依法规范军民融合的组织领导、运行机制、责任义务、配套保障等问题,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发展的法治化水平,使军民融合蹄疾而步稳,形成深度发展格局。

  运用法律实施强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持续而有效地向深度挺进。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