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己内酰胺:从进口到出口
2014年05月13日 17:09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郭继梅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我国己内酰胺产能明年将超过300万吨,产量过剩问题严重,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 文/郭继梅

  近几年中国己内酰胺行业迅速发展,随着鲁西化工、湖北三宁、山东方明、山东海力等新晋企业的新建产能投放,到2013年底国内己内酰胺产能达到181.5万吨/年。国内己内酰胺产能的大幅扩张,缓解了数年己内酰胺极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由于产能不断增加,上下游发展的不平衡,己内酰胺行业营利空间将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年产能将超300万吨

  2013年底全球己内酰胺年产能达到645万吨,我国己内酰胺年产能达到181.5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28.1%,较2012年增加70万吨/年。其中包括巴陵石化在湖南岳阳增加10万吨/年装置、山东海力在江苏大丰新增20万吨/年装置、南京东方增加20万吨/年装置。此外,再加上新上的湖北三宁10万吨/年和鲁西化工10万吨/年装置。

  未来几年,资料显示我国先后将有多套己内酰胺新建或者扩建装置建成投产。首先是一些老生产厂家纷纷扩增生产能力。其中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计划利用第二代绿色生产新技术建设一套10万吨/年的工业示范装置,使公司己内酰胺的总产能达到40万吨/年;中石化石家庄炼化公司计划将装置现有生产能力扩建到20万吨/年。此外,由于当地发展空间的局限,这些公司还计划实施异地装置建设计划。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与福建炼化公司合作新建20万吨/年生产装置,与茂名石化合作新建20万吨/年生产装置。到2015年,巴陵石化公司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00万吨/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企业。

  2014年—2015年,根据消息称,我国仍将有新建或者扩建多套己内酰胺生产装置,如鲁西化工、旭阳焦化巴陵石化(福建福清项目)、恒申科技公司、浙江巨化、福建锦江石化、中平能化集团、铜陵化学工业集团等。若以上计划如期实施,到2015年我国己内酰胺年产能将超过300万吨,中国将成为全球己内酰胺的生产、消费中心。

  装置投产集中

  由于我国新增装置的投产时间比较集中,国内产量或将会出现大阶梯式上涨,市场在这一段时期内会出现产量过剩严重的问题。随着我国产能产量的增长,我国的进口量也会逐年递减,进口依存度也会逐年下降。2013年我国高端己内酰胺进口量占总量的35%,中低端己内酰胺进口量占总量的65%。由于我国部分下游工厂对己内酰胺高端产品的需求,短期内高端的进口产品仍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以及原材料的使用情况,高品质己内酰胺的产量也会逐步递增。由于国外装置老化现象严重,普遍从日本三菱化学、巴西Braskem等装置退出生产的情况分析,欧洲早期10万吨以下装置将会逐步停产,国外产能逐步萎缩,国内产能在不断增大,此局面将使我国己内酰胺从纯进口国逐步转为出口国。

  由此,我国的己内酰胺产能将有效的推向国内外市场上,中国地区己内酰胺的自给率将出现大幅度提升。随着未来新建装置产能的释放,己内酰胺行业营利空间将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市场竞争将进一步激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