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冯跃威专栏】福祸双生的矿产资源?
2014年06月09日 11:36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冯跃威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兰州水污染事件思考之三

  既有和新建的工业或资源型城市,依然存在众多未经彻底处理的废水、尾气、矿渣等污染物。它们污染着城市生活圈,并已制约了中国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建立自己的国防型工业体系,并迅速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耕经济走上工业化道路,是当时决策者为国人不再受欺辱而要做出的重大艰难的决策。那时,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我们的确从苏联学习到许多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先进经验,为快速崛起和屹立在世界东方打下一些基础。但因国际政治原因,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的突然撤离使许多“半截子”工程需要缺乏城市建设规划经验的国人迅速接手并自主建设。兰州城和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石油石化企业成长,并逐渐扩大到今天的城市模样。

  遗憾的是,围绕工业布局构建城市的模式至今未真正褪色,既有和新建工业或资源型城市依然存在众多未彻底处理的废水、尾气、矿渣等污染物。它们污染着城市生活圈,并已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

  以水资源为例。有资料显示,在全国657个城市中,有200多座城市人口饮用江河之水,但进入21世纪,沿江的工矿企业排污或意外泄漏事故已造成众多灾难性饮水事故,且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城市饮用水的取水口告急事件犹如家常便饭。而需要饮用地下水的其余400多座城市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超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垃圾场的淋滤和地下油罐渗漏等原因,使地下水正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2014年3月14日,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公开消息称,全国有2.8亿居民正在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经半个多世纪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工业化格局、规模和能力令世人瞩目,但城市建设科学及其文明理念等至今均未形成完整科学体系,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化在不断恶化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不仅降低了生活品质,甚至需要我们付出生命的代价。即使今天还有侵略野心的“列强”,也不敢轻易再用坚船利炮让中国人趴下,但是我们自己“野蛮型”的工业化和“粗放型”的城镇化却正在让国民的脊柱变弯、变软,甚至是无奈地逃离。

  的确,城市因矿产和资源型企业得福,增加了就业、繁荣了市井,地方政府也增加了税收和事权。但企业往往自视是共和国长子,握有支撑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功绩,习惯性地坚守落后的环境技术标准、忽视与环境建立友好联系的主动性。同时,资源型城市又因惧怕可能给“长子”们带来经济损失,选择采取粗放城市管理模式,放任政府执法、检测等部门的懈怠,共同给城市及百姓带来灾难性祸事。

  兰州城如此,青岛市亦如此。玉门、东营、濮阳、大连、大庆、延安……还有多少与石油等矿产资源相关的城市正在孕育着与福相伴的灾难?

  在没有合理矿产资源租金,没有公正、公平获得矿产资源开发渠道,没有对环境敬畏的普世价值观以及为了拉动经济随意下发财政补贴的背景下,获得矿产资源开发权就是资源型企业的福。也正因制度缺陷所创造出来的油老板、煤老板、矿石老板等亿万家资的“土豪”和共生的“老虎”们将这些“福”酿造成今天灾难性的祸。

  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国正从资源型城市的生产模式向基于城镇化建设的消费型经济模式转变,在经历如此多灾难性事件后,我们还能重建公平的资源租金制度、公正公平的资源获得渠道以及严苛的环境安全标准等法律体系吗?我们还能有效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管好既有的各种管输系统?治理好环境污染为国民增加福祉吗?

  责任编辑:赵 雪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